人物百科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1:02
瀏覽:15.6K
摘要:武烈皇后吳氏(?-202年或207年),本吳郡吳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后遷吳郡錢塘縣(今浙江省杭州市)。吳輝之女,孫堅之妻,孫策、孫權(quán)生母。吳夫人有膽識,能決斷,是孫策平定江東和孫權(quán)當政前期諸多軍政問題的"定議"者,對孫吳立國江東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吳夫人致力于緩和孫策與江東土著的關系,改變一味殺戮的殘暴政策 。受其影響,孫權(quán)在張昭等人輔助下優(yōu)遇士人,開啟了孫吳的"江東化"進程 。建安五年(200年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1:01
瀏覽:5.3K
摘要:大喬(生卒年不詳),廬江郡皖縣(今安徽省潛山市)人,東漢末年江東孫策的夫人,本姓"橋",小說《三國演義》誤作"喬",因為同時還有一個妹妹嫁給周瑜,為了進行區(qū)分,姐姐習慣稱作"大喬(橋)"。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十二月,皖城失陷,大喬遂被孫策所納。清朝時期,薛福成的《庸盦筆記》,傳說大喬在孫策死后,哭泣數(shù)月而卒。但終究只是后世傳說,不足為憑。人物生平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十二月,孫策攻取揚州廬江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1:00
瀏覽:25.4K
摘要:孫翊(184年-204年),又名孫儼,字叔弼,是孫堅的第三子,孫策、孫權(quán)的弟弟。曾被大臣推薦為繼承者。孫權(quán)繼位后,孫翊任丹楊太守,后被身邊的人邊鴻刺殺。人物生平遷居江都初平三年(192年),孫策在孫堅下葬后舉家移居江都,并在那里遇到張纮,孫策決定向袁術請得父親舊部,占領吳會以報父仇。孫翊等與母親則遷居丹陽。孫策后受命為袁術攻打廬江,劉繇對孫策產(chǎn)生誤解、猜疑。但孫策的家人都在州中,于是,朱治派人到曲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0:59
瀏覽:36.3K
摘要:孫朗,三國時期吳國人物。據(jù)《三國志·吳書·孫堅傳》的引注《志林》記載,孫朗為孫堅庶子,生母不明,別名孫仁。歷史概述孫堅的庶子,別名孫仁 ,年齡在孫堅和吳氏的四子之下。人物爭議《江表傳》中記載,吳黃武元年(222年),曹休出兵洞口,呂范率軍抵御。當時孫匡(孫朗)是定武中郎將從征,違反呂范的命令而放火,燒損茅芒,因此,軍用不足。按軍法本當處死,因他的宗親身份被呂范交付孫權(quán)處理。孫權(quán)分其家族為丁氏,禁錮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0:58
瀏覽:18.7K
摘要:孫策(175年—200年),字伯符,吳郡富春(今浙江富陽)人。孫堅長子,孫權(quán)長兄。東漢末年割據(jù)江東一帶的軍閥,漢末群雄之一,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。《三國演義》中綽號“小霸王”。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(yè)而屈事袁術,后脫離袁術,統(tǒng)一江東。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,不久后身亡,年僅二十六歲。其弟孫權(quán)接掌孫策勢力,并于稱帝后,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。人物生平總角之好孫策乃吳氏所出,是長沙太守孫堅的長子。 據(jù)《搜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0:58
瀏覽:25K
摘要:孫匡(生卒年不詳),字季佐,吳郡富春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(qū))人,孫堅的第四子,孫策、孫權(quán)、孫翊的親弟弟。人物生平孫堅去世,孫策本應襲爵烏程侯,但孫策將爵位讓給弟弟孫匡 。至建安二年(196年),在孫策表明欲討伐自立為帝的袁術后,漢朝任命孫策為騎都尉領會稽太守,襲爵烏程侯。孫匡后來被舉孝廉、茂才,但還沒有正式為官,就去世了,年僅二十多歲。親屬成員父母父親:孫堅 (吳武烈皇帝)母親:吳氏 (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0:57
瀏覽:22.7K
摘要:孫堅(155年-191年 ),字文臺,漢族,吳郡富春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(qū))人。東漢末年將領、軍閥,孫吳政權(quán)的奠基者之一。據(jù)傳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。史書說他"容貌不凡,性闊達,好奇節(jié)"。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(zhàn)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(zhàn)役。后與劉表作戰(zhàn)時陣亡。因官至破虜將軍,又稱"孫破虜"。其子孫權(quán)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。孫權(quán)稱帝后,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,廟號始祖。人物生平少年英雄孫氏世代在吳地作官。家在富春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6 10:55
瀏覽:31.8K
摘要:楊松是小說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物,張魯帳下謀士,極貪錢財。馬超與其弟楊柏不和,兄弟二人商議,亦有圖馬超之心。劉備用金銀結(jié)好楊松,用計招降馬超。曹公征漢中時,楊松因收其金銀,先害龐德使之投曹,后又為曹操內(nèi)應,城破,因賣主求榮,曹操即命斬之于市曹示眾。人物經(jīng)歷馬超與其弟楊柏不和,兄弟二人商議,亦有圖馬超之心。劉備用金銀結(jié)好楊松,用計招降馬超。曹公征漢中時,楊松因收其金銀,先害龐德使之投曹,后又為曹操內(nèi)應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56
瀏覽:11.9K
摘要:悉尼·布倫納,(Sydney Brenner,1927年1月13日-2019年4月5日),南非生物學家,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獲得者。悉尼·布倫納于2019年4月5日在新加坡逝世,享年92歲 。人物簡介悉尼·布倫納出生在南非的一個小鎮(zhèn)-杰米斯頓。他的雙親是移民。父親1910年從立陶宛來到南非,而母親于1922年從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移居南非。布倫納在杰米斯頓高中和金山大學接受教育后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54
瀏覽:13.2K
摘要:琳達·巴克博士(Linda B. Buck,1947年1月29日-),美國生物學家,琳達·巴克實驗室主要研究氣味和信息素怎樣被鼻子首先發(fā)覺,然后再被大腦轉(zhuǎn)化成不同的感覺和行為。除此以外,琳達·巴克和同事們還致力于引起衰老和決定壽命長短機能的研究。 她由于在嗅覺方面的卓越研究與理查德·阿克塞爾一起獲得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。個人經(jīng)歷琳達·巴克 ,1947年1月29日生于西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53
瀏覽:17.8K
摘要:理查德·阿克塞爾是一名美國醫(yī)學家,他由于在嗅覺方面的卓越研究與琳達·巴克一起獲得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。人物經(jīng)歷理查德·阿克塞爾,1946年7月2日生于美國紐約。1967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,1970年取得美國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醫(yī)學博士學位,現(xiàn)就職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霍華德·休斯醫(yī)學研究所,任生物化學、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病理學教授。1967年,理查德·阿克塞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51
瀏覽:43.3K
摘要:羅賓·沃倫與巴里·馬歇爾(Barry J. Marshall)發(fā)現(xiàn)了幽門螺桿菌(Helicobacter pylori,Hp)以及這種細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,被授予200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(yī)學獎。個人簡歷1961年,獲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碩士學位。1961年,供職于南澳大利亞伍德威爾市伊麗莎白皇后醫(yī)院。1962年,成為阿德萊德醫(yī)學與獸醫(yī)學研究所注冊血液病學和臨床病理學醫(yī)師。1964-19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50
瀏覽:24.6K
摘要:巴里·馬歇爾(Barry J. Marshall),男,1951年9月30日出生于西澳大利亞州卡爾古利,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,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,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,西澳大學教授,鄭州大學學科首席教授,馬歇爾國際消化病醫(yī)院(馬歇爾國際消化醫(yī)學研究中心)院長(主任)。 巴里·馬歇爾于1968年—1974年在西澳大學學習,先后獲得理學學士學位、工商管理碩士學位;1977年—1984年在澳大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49
瀏覽:11.6K
摘要:克雷格·梅洛(CraigC.Mello),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獲得者。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醫(yī)學院分子醫(yī)學教授。2006年因與斯坦福醫(yī)學院病理學和遺傳學教授安德魯·法爾發(fā)現(xiàn)RNA干擾現(xiàn)象而共同獲得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。經(jīng)歷及貢獻科學之路生于1960年的梅洛是被恐龍骨引入科學世界的。梅洛的父親是一名古生物學家,梅洛童年時經(jīng)常跟著父親在美國西部尋找化石。從那時起,他就迷上了遠古時代、地... [閱讀全文]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3-06-02 09:49
瀏覽:25.6K
摘要:安德魯·法爾(AndrewFire),美國科學家、生物醫(yī)學家,1959年出生于美國,美國科學家、生物醫(yī)學家。198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。1998年,他和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(yī)學院教授克雷格·梅洛在《自然》雜志上共同發(fā)表論文,稱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了RNA具有可以干擾基因的機制。因在RNA(核糖核酸)干擾機制方面的突出貢獻,他倆一起獲得了2006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。安德魯·法爾現(xiàn)任斯坦福醫(yī)學院... [閱讀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