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德壽(原越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書記)
摘要:黎德壽(越南文:Lê D?c Th?,1911年10月14日-1990年10月13日),或譯為黎得壽,原名潘廷凱(越南文:Phan ?ình Kh?i),越南政治、軍人、外交官、革命人物,生于南定省,前越共中央委員會顧問、前政治局常委、前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前中央組織部長、前中央軍委副書記。黎德壽1910年10月生于南定?。ń窈幽蠈幨。?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,后加入印度支那共產(chǎn)黨。1930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黎德壽(越南文:Lê D?c Th?,1911年10月14日-1990年10月13日),或譯為黎得壽,原名潘廷凱(越南文:Phan ?ình Kh?i),越南政治、軍人、外交官、革命人物,生于南定省,前越共中央委員會顧問、前政治局常委、前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前中央組織部長、前中央軍委副書記。黎德壽1910年10月生于南定?。ń窈幽蠈幨。?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,后加入印度支那共產(chǎn)黨。1930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亨利·艾爾弗雷德·基辛格(Henry Alfred Kissinger),原名海因茨·阿爾弗雷德·基辛格(Heinz Alfred Kissinger) ,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國菲爾特,猶太人后裔,1938年移居美國。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 。畢業(yè)于哈佛大學,美國著名外交家、國際問題專家,前美國國務(wù)卿?;粮衽c越南人黎德壽一同為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,原美國國家安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肖恩·麥克布賴德(Sean Macbride,1904年1月26日巴黎-1988年1月15日都柏林),愛爾蘭人,愛爾蘭前外交部長、高級律師、大赦國際的創(chuàng)始人。由于他對國際人權(quán)所作的努力,他于1974年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愛爾蘭人。生平其母是愛爾蘭演員、女權(quán)運動家茅德·岡,其父因為參加1916年復(fù)活節(jié)反英起義被處死,在巴黎和愛爾蘭受教育,1917年他13歲就加入愛爾蘭共和軍,是一位爭取愛爾蘭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安德烈·德米特里耶維奇·薩哈羅夫(俄文:Андре?й Дми?триевич Са?харов,姓氏也譯作沙卡洛夫;1921年5月21日——1989年12月14日),男,蘇聯(lián)原子物理學家。他聞名于核聚變、宇宙射線和基本粒子等領(lǐng)域的研究,并曾主導(dǎo)蘇聯(lián)第一枚氫彈的研發(fā),被稱為“蘇聯(lián)氫彈之父”。薩哈羅夫也是人權(quán)運動家,是公民自由的擁護者,支持蘇聯(lián)改革。他在1975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。人物生平早年經(jīng)歷安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弗朗西斯·高爾頓(Francis Galton,1822年2月16日-1911年1月17日),英國科學家和探險家。他曾到西南非洲探險,因樹立功績而知名并被選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,三年后又入選英國皇家學會,晚年受封為爵士。他的學術(shù)研究興趣廣泛,包括人類學、地理、數(shù)學、力學、氣象學、心理學、統(tǒng)計學等方面。他是查爾斯·達爾文的表弟,深受其進化論思想的影響,把該思想引入到人類研究。他著重研究個別差異,從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伊利阿斯·馬格努斯·弗里斯,出生于1794年8月15日,逝世于1878年2月8日。簡介伊利阿斯·馬格努斯·弗里斯(瑞典語:Elias Magnus Fries,1794年8月15日-1878年2月8日)瑞典生物學家。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,搜集了歐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標本,對其進行了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描繪、研究和命名,編寫了《真菌研究》等一系列專著,被稱為,現(xiàn)代真菌命名法的創(chuàng)始人“真菌學中的林奈”生平求學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本杰明·富蘭克林(英語:Benjamin Franklin ,1706年1月17日-1790年4月17日),美國政治家、科學家、印刷商和出版商、作家、發(fā)明家,以及外交官,美國開國元勛之一 。富蘭克林早年從事報業(yè)活動。1731年在費城建立北美第一個巡回圖書館。1743年組織美洲哲學會,后協(xié)助創(chuàng)辦賓夕法尼亞大學。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時參加反英斗爭,當選第二屆大陸會議代表,參加起草《獨立宣言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拉爾夫·霍華德·福勒爵士 OBE FRS(Sir Ralph Howard Fowler,1889年1月17日-1944年7月28日),英國物理學家、天文學家。人物生平學習經(jīng)歷福勒最初在家接受教育,而后則進入埃文斯預(yù)備學校和溫切斯特公學就讀。之后他獲得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獎學金,并且在此學習數(shù)學。并且以優(yōu)異的成績畢業(yè)。在第三年的測驗里,福勒以優(yōu)異的成績通過測驗。軍旅生涯一次大戰(zhàn)的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讓·巴普蒂斯·約瑟夫·傅里葉(Baron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,1768年3月21日-1830年5月16日),法國歐塞爾人,著名數(shù)學家、物理學家。1780年,就讀于地方軍校。1795年,任巴黎綜合工科大學助教,跟隨拿破侖軍隊遠征埃及,成為伊澤爾省格倫諾布爾地方長官。1817年,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。1822年,擔任該院終身秘書,后又任法蘭西學院終身秘書和理工科大學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傅科(Jean-Bernard-Léon Foucault,1819~1868) 法國物理學家。1819年9月18日生于巴黎,1868年2月11日卒于巴黎。他最著名的發(fā)明是顯示地球自轉(zhuǎn)的傅科擺。除此之外他還曾經(jīng)測量光速,發(fā)現(xiàn)了渦電流。他雖然沒有發(fā)明陀螺儀,但是這個名稱是他起的。在月球上有一座以他命名的撞擊坑。傅科的“知識權(quán)利”哲學思想也有很大影響。個人生平傅科是法國物理學家。1819年9月18日生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弗洛里是澳大利亞裔英國病理學家。1898年9月24日生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,1968年2月21日卒于英國牛津。1922年畢業(yè)于阿德萊德大學醫(yī)學院后,到牛津高等生理學院和劍橋大學深造。1931~1934年任謝菲爾德大學病理學教授 ,1935 ~ 1962年任牛津大學病理學教授 ,其后任牛津王后學院院長。1941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,1945年由于發(fā)現(xiàn)盤尼西林(青霉素)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,1958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邁克爾·法拉第 (Michael Faraday,1791年9月22日~1867年8月25日),英國物理學家、化學家,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。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,僅上過小學。1831年,他作出了關(guān)于電力場的關(guān)鍵性突破,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。邁克爾·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漢弗里·戴維的學生和助手,他的發(fā)現(xiàn)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(chǔ),是詹姆斯·克拉克·麥克斯韋的先導(dǎo)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丹尼爾·加布里埃爾·華倫海特(1686年5月14日-1736年9月16日),物理學家、工程師(雖然他定居在荷蘭),華氏溫標的創(chuàng)立者。人物生平華倫海特出生于但澤(今波蘭格但斯克),少年時其父母意外死亡,迫使華倫海特開始學習商業(yè)。經(jīng)過在阿姆斯特丹的多年訓練后,他定居海牙,從事玻璃制品的吹制和貿(mào)易,并制作氣壓計、高度計和溫度計出售,先后研制成功酒精和水銀溫度計。1718年后,他在阿姆斯特丹教授物理學,1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亞歷山大·亞歷山德羅維奇·法捷耶夫(俄語:Алекса?ндр Алекса?ндрович Фаде?ев,1901年12月24日一1956年5月13日),蘇聯(lián)作家、社會活動家,曾任蘇聯(lián)作家協(xié)會總書記 ,代表作品有《毀滅》《青年近衛(wèi)軍》等。法捷耶夫出生于特維爾省基姆拉市。1912年,在海參崴商業(yè)學校學習期間參加革命活動;1918年,加入布爾什維克黨。1919年,在遠東參加工農(nóng)紅軍。19... [閱讀全文]
摘要:威廉·亨利·布拉格(Sir William Henry Bragg,1862年7月2日-1942年3月10日),英國物理學家,現(xiàn)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。威廉·亨利·布拉格是威廉·勞倫斯·布拉格的父親?。他早年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數(shù)學,曾任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及英國利茲大學、倫敦大學學院教授,1940年出任皇家學會會長。由于在使用X射線衍射研究晶體原子和分子結(jié)構(gòu)方面所作出的開創(chuàng)性貢獻,他與兒子W.L... [閱讀全文]